学佛故事 stories
第2章 王舍城4—频婆娑罗王监狱
发布时间:2015/01/02 佛教旅行 浏览次数:3590
在去灵鹫山的路上,汽车停在一片山地路间,导游介绍,这里是囚禁国王的地方。于是跟着大家下了车,走向路左边一片宽阔的平台,这就是囚禁频婆娑罗王的监狱遗址。
频婆娑罗王监狱
山间一处开阔的平台,就是频婆娑罗王监狱了。
监狱遗址,石块砌成的墙基。
当佛陀菩提树下悟道,在鹿野苑先度了五比丘之后,就来到王舍城,作为弘化的重地。频婆娑罗王得知昔日王子成道,来到了自己的国家,即皈依佛陀,闻教听法。为了多听闻佛法,为了让佛陀在王舍频婆娑罗王是第一个皈依佛陀的国王。其实早在佛陀悟道之前,有一次到摩揭陀国行化,就遇到国王——频婆娑罗王,国王得知此修行人是迦毗罗卫国的悉达多太子,又见太子行住坐卧威仪庄严,就要把自己的半壁江山让给悉达多太子,但是被一心求法的太子谢绝了,国王即说,他日悟道时,愿先来至此王舍城说法度人,受我的供养,太子慈悲的答应了。
城说法教化,为了让佛陀和弟子们有一个宿息之所,频婆娑罗王修建竹林精舍供养佛陀和僧团,使得佛陀有了第一个固定之所为大众演说教法,竹林精舍也成了佛陀时期安居的五大精舍之一。
频婆娑罗王平日里护持和供养佛陀僧团,经常到精舍请佛说法。据说有一次频婆娑罗王请佛讲法后,当下证得法眼净,欣然请佛传授五戒。朝中的大臣和国内百姓也都争相来皈依佛陀,求受五戒。
频婆娑罗王为什么会被关进监狱,挨饿致死?这要从他的儿子阿阇世王说起。
阿阇世的意思就是“未生怨”,意为尚未出生之时已结怨。作为一个王子,为什么要取这种名字?这要从阿阇世王的出世说起。根据《大般涅槃经》记载,有一天频婆娑罗王在毗富罗山游行猎鹿,一无所获,只遇见一位仙人。频婆娑罗很生气,心想我今日游猎不成都是因为这个人暗中驱逐野兽,因此就让手下杀了仙人。那仙人临终时起了嗔心,丧失神通,发誓说:我本无辜,却遭杀害,我来世也会同样杀害你。
这时,韦提希王后怀孕,正是仙人入胎。婴儿出生后,频婆娑罗王非常欢喜,召集相师观相,但是相师却告诉国王说——王子成人后将有杀父之举。频婆娑罗王顿时晴天霹雳,高兴即刻转为惊恐,思之再三把王子从高处抛下意欲摔死,但婴儿只折断了手指。母亲韦提希夫人虽然心有顾忌,但还是把王子带回抚养,起名为阿阇世。
后来,正如相师所言,阿阇世王勾结提婆达多,意图篡位。并且阿阇世王篡位后,将父王频婆娑罗囚进七重牢狱,不允许大臣探视和提供饮食。韦提希王后非常难过,每每探监之时,都会把酥蜜和面涂到身上,又在璎珞中盛入葡萄浆,秘密带入监狱。
频婆娑罗王虽然身在监狱中,但是止不住求法的渴仰。他身心恭敬,透过监狱的窗口遥望灵鹫山,礼敬世尊后说:“大目犍连,是吾亲友,愿兴慈悲,授我八戒。”目犍连尊者即以神通来到监狱,天天如此,为频婆娑罗王传授八戒。后佛陀又派富楼那为王说法,如此经历了三七日,频婆娑罗王虽身在牢狱,但有面蜜可食,有法喜滋养,身心自在。
阿阇世王见父亲一直未死,从守门者那里知道母亲提供饮食,沙门为父说法,非常愤怒,提起剑来就要去杀害母亲。幸亏身旁有大臣月光和耆婆极力劝请,才使得王后免难。于是阿阇世王把母亲韦提希夫人幽禁宫中,不得和父亲见面。
韦提希夫人被囚禁后忧愁憔悴,也向灵鹫山遥祈:“如来世尊,在昔之时,恒遣阿难,来慰问我。我今愁忧,世尊威重,无由得见。愿遣目连, 尊者阿难,与我相见。”佛陀息知韦提希心愿,遣目犍连和阿难到宫中,自己也在灵鹫山隐去,现在其前。韦提希举身投地,号泣向佛。在佛陀的加持下,得见十方诸佛净妙国土,韦提希说:“世尊,是诸佛土,虽复清净,皆有光明。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,唯愿世尊,教我思惟,教我正受。”
世尊口出五色光照频婆娑罗王顶上,频婆娑罗王虽然身在牢狱,但是心眼无障,也能看到世尊,即头面顶礼。
韦提希与五百侍女依照世尊指导见到了西方三圣。
阿阇世王继续与提婆达多狼狈为奸。受提婆达多的怂恿,以狂象加害佛陀,引起了其他国王的愤怒,而摩揭陀国也遭到了冰雹、饥荒和瘟疫的灾害。阿阇世王受到良心的谴责,心生悔悟,但是为时已晚,全身长满了恶疮,臭秽难当,他认识到自己的罪恶,在耆婆的苦心劝说下,愿意来到佛陀面前,哀求忏悔。
阿阇世王当时还是不确信佛陀会接受他这种杀父的恶人,佛陀进入“月爱三昧”,身放光明,犹如明月,照在阿阇世王身上,恶疮马上痊愈。后来佛陀又为他传授三皈五戒,成就了一位佛教的忠诚护法。
(作者:侯居士)
上一篇: 第2章 王舍城5—灵鹫山,上部
下一篇: 第1章 吠舍离,上部